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中国舞蹈:步履维艰的复兴-舞蹈基本知识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6 14:39:51

近些年来,舞蹈创作的多产与活动之频繁,其多元发展所表现出的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成功率”,使它的公众形象有所提高;然而,舞蹈创作思想高度的提升进程仍很缓慢,“废品率”仍居高不下,在诸多理论问题上表现出成熟初期的某种脆弱,因此舞蹈发展的步履仍不轻松。

从稚嫩渐趋成熟

中国舞蹈渐入成熟的重要标志是,首先,舞蹈已从单纯、单一的风格样式走向多元,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种类、多风格的格局。这集中表现在舞种的确立。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当代舞与现代舞这五大舞种,已成为客观存在的舞蹈种类,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有自己代表性编导与演员,还形成了各自的审美群。

有人对舞蹈种类的出现不以为然,甚至出现一些争议,试图取消种类划分。其实,世间艺术的发展,都是在风格多元、派别林立的状况下向前推进的,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类别间,既相斥,也相容,常常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没什么大惊小怪。当代舞的出现,其实是在它对众家广泛吸纳后,又被众家排斥而出现的一个新品种,这种边缘上的新生儿,是产生在我们当代人眼前的活生生的事实。正是这些相斥相吸的不同种类造就了一个繁花似锦的舞蹈新天地。

如果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舞蹈主要做的是普及工作,是在挖掘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戏曲基础上开创了新中国舞蹈,那时的主要艺术标准是通俗易懂。那么,从80年代后舞蹈艺术又在本体意义上向纵深开拓,从而逐渐开发了较高审美层。舞蹈家以自己特有的肢体语言,开发了它的表现性特质,从而令人信服地创造了有别于其他艺术的艺术形象,创造了奇异的艺术氛围。中国舞蹈家对心理时空的拓展,有助于复杂人生、人性及复杂情感、情绪的表现,有着其他艺术不能取代的特性。这就是我国舞蹈艺术能在诸多国际芭蕾舞、现代舞及其他舞赛中拿大奖,受到国际艺术高层次人士高度评价的根本原因。

从《千手观音》到民间舞蹈热

舞蹈艺术表现上的提高和向本体的开拓,并不妨碍它与审美底层的贴近。舞蹈《千手观音》在春晚一出现,观众就被它的深刻内涵和多变技法所形成的特有魅力所折服;中央电视台电视舞蹈大赛,收视率之高,影响力之大,令人称道;中国舞蹈家协会在昆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舞蹈节上,“舞蹈进社区”以及送舞蹈下乡活动,响应之踊跃,证明舞蹈在攀升高层审美历程中,仍不影响它在群众底层中扎下自己的根基。回忆昆明的“舞蹈进社区”至今令人激动。每天下午,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几个城市中心广场汇集去赶“舞蹈集”的盛况,让舞蹈家们亲历了舞蹈与普通人的密切关系。舞蹈,并没有远离群众。怀着这样的认识,再看看全国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各种人群在公园晨练与在深夜“迪厅”中所表现出来的舞蹈与生命意识的共存状态,谁会不承认舞蹈是人类永恒的伴侣呢?

舞蹈艺术的发展确已不是那么单纯和单一,它不仅自身种类繁多,还是各类综合晚会、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旅游文化景点中,各种民族民间舞蹈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担负着宣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舞蹈艺术向外伸展,寻求与各种艺术的高度综合,这是舞蹈艺术扩张表现力的本体性诉求。从80年代以来舞蹈家开始参与各种大型综合晚会的创作,到去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舞蹈家们已纵横于各种艺术中间,充当各类大型晚会主创核心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家们的综合能力得到释放的同时,创造性地推出了新品种,如“杂技芭蕾”、“新百戏”等新样式,就是近些年的创新性成就。这种综合样式的文化基因来自我们祖先,产生于汉代并延续千百年的“百戏”,原就是集歌、舞、乐与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现代人为什么不可以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创造新时代的“新百戏”或“杂技芭蕾”呢?

在对外交流中拓展市场

中华民族悠久的大文化背景,使它对外来艺术具有强大消化力。历史上号称舞蹈文化巅峰的大唐时期,十部大乐只有一部属于中原,其余均为外来,但它的消化力最终使它们化作中国舞蹈史的内容。当代中国又再现巅峰时期的历史。然而,历史与现实有所不同就在于:丝绸之路时代中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茶道等物质文明;现在输出的不仅是物质,舞蹈艺术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现代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舞蹈可望占有一席之地已不是遥远的梦想。继《野斑马》在澳大利亚“小有赢利”后,中国芭蕾舞《大红灯笼高高挂》、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集《云南映象》、舞剧《霸王别姬》、杂技舞剧、杂技舞蹈《天鹅湖》、《少林传奇》等都是国际商演的成功范例。中外交流已开始走向对流。2005年问世的舞剧《风中少林》,一出手就在国内摘下“荷花奖”金杯的桂冠,同时与蓝马克娱乐集团签下到美国巡演两年的800万美元合同。

这些年,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创作人员、作品量、活动量以及它的投入量、产出量,都已远远超越历史的巅峰期,但尚未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主要表现在舞蹈艺术创作总体上缺少思想高度,不少作品存在追求表面华丽,缺少坚实内涵的倾向。“漂亮好看”、“唯美”甚至成了一些人基本的追求,这使不少舞蹈创作停留在肤浅层次,选材单一,主题开掘不深。无病呻吟,故作深情,矫揉造作的创作,严重影响一些舞种,特别是古典舞的发展。

舞蹈艺术的真正复兴,依赖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这恰是舞蹈界的致命伤。由于舞蹈教育的缺陷,营养不良已成为我国舞蹈家的痼疾。舞蹈界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有准确的理性认识,清楚阻碍舞蹈艺术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解决症结的战略性措施。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