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代年轻人文化审美的提升,“国风”正在成为新一代的“流量密码”。从河南春晚以隋唐乐舞俑为灵感创作的《唐宫夜宴》惊艳全网,到“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里水下拍摄的《洛神水赋舞》刷屏出圈,再到以《千里江山图》为题材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票难求。“国风”内容正在以更大的故事想象空间和更深的文化内容,引领观众品味中国文化之美。
近日,在河南郑州,一群学生在宿舍沉浸式还原的十八罗汉短视频火爆出圈,又一次用“国风”主题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视频中,18个因封校而没有回家的孩子们化身十八罗汉,为网友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他们在动作上,或盘旋而坐、或金鸡独立、或半躺半卧;在神态上,或面带微笑、或闭目沉思、或威而不怒,将十八罗汉的形态拿捏得恰到好处。在道具上也是物尽其用,将饭盒、扫帚、床单、晾衣杆、扇子等日用品融入到表演之中,再配上西游记的经典配乐与袅袅升起的烟雾,可谓氛围感满满。
该视频五月一日发出后,当日的播放量就达一千多万,点赞量四十万赞,截止目前抖音八千多万浏览量、二百八十多万点赞,引爆全网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浙江天目新闻、四川电视台、河北青年报、山东齐鲁晚报、海南三沙电视台、大河报等国家级十余家媒体,争相采访转发。网友们纷纷对学生们那一招一式的精气神儿点赞,其实那挺拔的亮相,一招一式,一扮一演中都蕴藏着深深的文化自信。
学生们来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中专部戏曲专业,据视频的拍摄者黄智国老师介绍,学生们的动作全部源于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是在戏曲传统程式化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学生们能表演的这么好,也是基于多年来对戏曲艺术“手、眼、身、法、步”的学习和训练,运用的也都是戏曲四功五法的基本功。
拍摄此视频是为了缓解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想家的情绪,选择“十八罗汉“这一主题,也是希望借助降妖除魔的十八罗汉的美好寓意,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国泰民安。
视频的火爆出圈也向全国网友们展示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再疫情封控期间乐观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风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中专部戏曲专业是由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与河南省王希玲艺术学校联合成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王希玲艺术学校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老师创办,二十多年来培养出各类艺术人才五千多名,但凡有河南剧团的地方,就有王希玲艺术学校的学生,为中原的文艺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黄智国老师介绍,目前抖音官方平台已主动联系约稿,近日孩子们还将继续拍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全新主题的短视频,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来传播中国的戏曲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希望更多的人们关注戏曲艺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到这一次的“宿舍版十八罗汉”,这些传统文化势如破竹的出圈现象背后,是优秀传统国风文化回归的必然趋势,这其中彰显的是深层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到这一次的“宿舍版十八罗汉”,这些传统文化势如破竹的出圈现象背后,是优秀传统国风文化回归的必然趋势,这其中彰显的是深层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