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茅田乡村村成立了莲湘队-舞蹈基本知识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6 15:37:05

莲湘队在表演

一根莲湘在手中翻动,时左时右、时上时下,敲击肩、臂、胸、背、脚等部位,发出清脆的“嚓嚓”声……这是建始县62岁的李明英和她的老姐妹们排练打莲湘。

 

在建始县茅田乡兰鸿槽村,我们见到了该村第一代莲湘队队员樊振云、樊振宣。75岁的樊振宣老人一提起打莲湘就滔滔不绝:“后来人不知道,打莲湘最早是乞丐‘发明’的。”据说,打莲湘起源于黄河、淮河流域,明末清初,因连年战乱和灾荒,人们流离失所,被迫外出逃难,一根竹棒一只竹篮,沿途乞讨求生,“为博得别人同情,难民们就用民间小调编排动作,用竹棒边打、边说、边唱,后来慢慢演化为现在的莲湘。”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这种表演形式被更多人接受。在打莲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在击打身体各个部位和穴道时,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功效。

 

由于单用竹竿击打太单调,人们就在竹竿两端刻上槽,装上铜钱,击打时就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也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莲湘。后来又从两槽发展到四槽,莲湘也由单莲湘发展到双莲湘,民间艺人还为莲湘配上音乐和唱词,边打边唱,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

 

樊振云回忆道,60多年前,不满15岁的他在外地做泥工,第一次看到有人打莲湘,他就被深深吸引。学会打莲湘后,他回到村子里邀了10个小伙子组成莲湘队,自此,打莲湘开始在兰鸿槽村流行。“学会打莲湘不难,学精打莲湘不容易。”樊振宣说,一套莲湘有50余个动作,光腿部动作就有蹲步、马步和弓步等,还要配合手部动作。“最难的动作,要数让莲湘在五个手指间转动。”说着,老人操起一根莲湘做起了示范动作,莲湘时而在他双手间旋转,时而在他脚下穿梭,通过走位变换出各式各样的队形。莲湘属于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与秧歌、腰鼓是姐妹艺术。打莲湘在茅田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茅田部分传统艺术因种种原因而后继无人的情况不同,打莲湘自从在茅田流传开后,一直在民间散发着光彩,樊振云、樊振宣对传承和发扬这里的莲湘艺术功不可没。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民间舞蹈有了自己的舞台,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莲湘也不例外。茅田乡民间艺人李明英、张福秀、黄开菊等潜心研究莲湘舞套路,在传统的打法上不断加以改进、发展,莲湘舞的每个动作也有了规定的名称。一般单打(用一根莲湘)的动作有杂打、跳打、蹲打、滚打,双打(用两根莲湘)动作有“梅开二度”、“双龙戏水”、“龙凤呈祥”、“飞步流星”等。在莲湘舞的编排上,从自打到对打、多人互打、群组轮打,表演上从易到难,从慢到快,加上优美的舞蹈动作和具有现代感的音乐,表演到高潮时,令人眼花缭乱,击打时,莲湘两端的红绸花像盛开的红梅在青竹丛中飞舞,煞是好看。

 

这种极具乡土味的民间舞蹈如果被湮没十分可惜。为此,茅田乡将打莲湘作为“一乡一品”的民间特色项目予以保护,并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自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打莲湘不仅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也成为一项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文体活动。20世纪末,莲湘在茅田乡开始在中小学校普及,农村也成立了莲湘队。茅田乡老年莲湘队目前发展到40多人。去年5月,打莲湘被列为茅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点保护这种民间舞蹈。

 

目前,茅田乡村村成立了莲湘队,作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和全民健身项目,打莲湘活动正在茅田乡健康、蓬勃地开展着。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