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校园里的师生音乐会-孩子们的音乐教育将一举多得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28 21:41:55

自2020年年中演出市场间断性恢复,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几乎每个月都举行一场名师师生音乐会。相比常规的师生音乐会,该系列特别在演出前增加了大师课环节,让普通琴童和音乐高校名师近距离接触。对名师的学生们而言,这样的登台机会也显得格外难得,不至于让他们只在校内和线上展示。而对主办方来说,针对庞大琴童群体推出的音乐会,既有卖点又兼具公益性,几乎场场售罄。疫情之下,一举多得的师生音乐会成为了一次意外之喜,也是市场压力之下的一次有益尝试。

名师一句话,胜过家长万句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钢琴琴童谭瑞琪在自己8岁生日时,收到了一份特别礼物。4月10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王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了一场师生音乐会。音乐会开始前的大师课面向所有购票观众,提前提交个人学琴情况及演奏视频,就有机会上台演奏并接受现场指导。谭瑞琪成为被选中的琴童之一。

“我看到这个小朋友在介绍中写,她平日能做到每天练琴三四个小时,我觉得应该给她一个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王春说,“看到那么多琴童资料,我本来想尽量多选一些人。但工作人员告诉我,如果人太多,从大师课到整场演出时间过长,怕小朋友们坚持不住,最后就选了四个小朋友上台。”

谭瑞琪还记得:“在台上,王老师说我演奏时声音有点小,让我加强力度。通过看王老师的学生们演奏,我知道了可以用身体的力量帮助演奏。”这次与名师的接触,也让谭瑞琪的妈妈感到女儿弹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以前我们只是希望她能按部就班地学,如果感兴趣就一直学下去。但现在,她萌生了想要考音乐学院附小的想法,感觉她更有目标了。”看到女儿的进步,王艳既高兴又忍不住感慨,“我和她的钢琴老师以前都说过,她演奏时声音有点小,但她自己感觉不到。现在到了舞台上再用同样的力度弹琴,她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出问题了。尤其在音乐会上,听到这些小哥哥、小姐姐用同一台钢琴演奏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王老师让她用力,她立刻就做到了。老师一句话,胜过家长百句。名师一句话,胜过家长万句。”

疫情之下,很多琴童都缺少走进音乐厅、欣赏音乐会的机会,也缺乏上台表演的经历。王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目前也是一名钢琴老师。她介绍,“疫情之前,我经常带女儿去看各种类型的音乐会,钢琴、合唱、管乐、交响乐、音乐剧都听过,也会建议我的学生家长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但疫情以来演出数量少了,很多演出也会受疫情影响延期或取消。所以遇到适合孩子观看的演出,我们都很珍惜。”她还留意到,疫情之前很多培训机构每年年底、六一儿童节,都会租场地让机构里所有小朋友都有上大舞台的机会;但疫情之后受场地、活动人数的限制,很多舞台都不再对外出租。与此同时,很多比赛、考级都是通过线上录视频的方式进行。王艳表示,“有些小朋友以前年龄太小,没有到音乐厅欣赏过演出,还有一些小朋友从2020年才开始学音乐、接触音乐。但他们从未进音乐厅欣赏过音乐会,也没有上台表演的经历,成了眼界和演出经验都缺失的一代琴童。”

与老师同台是一种激励

11岁的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学生郭嘉淳,是当天演出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虽然以前他也参加过很多演出和活动,但售票音乐会,又是这样专业的大舞台还是第一次。演出结束后,他觉得自己有一个地方在节奏上没处理好。在后台,王春告诉他,“演奏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在台上很难有十全十美的情况,有不足是正常的。平时练习要更努力,只有平时的积累到了,在台上才能减少犯错的概率。”

从开始准备这场音乐会,到整场演出结束,郭嘉淳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演出作品确定下来之后,我每天都要练这个作品。听到师哥、师姐们可以演奏难度更高的作品,我也要更加努力。”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性,王春特意告诉家长们演出当天不用到后台陪同,老师、参加演出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照应。因此郭嘉淳的妈妈没有陪在他身边,而是在台下关注着他,让他自己感受备场的过程。“我是开场第一个节目,要通过我的演奏让大家安静下来,进入音乐的氛围中,所以音乐的情绪很重要。师哥师姐们怕我紧张,在后台看见我都给我加油。现在我是王老师年龄最小的学生,以后有更小的学生入学,我就也是师哥了,也能照顾师弟师妹了。”郭嘉淳的一番话让妈妈很惊喜,“孩子在心智上成熟了不少”。

中央音乐学院长笛教授韩国良曾于今年3月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师生音乐会,14岁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扈然也参与其中。与以往其他演出不同,扈然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演出氛围,“上半场是韩老师带来的勃拉姆斯的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改编自作曲家的《单簧管奏鸣曲》)。我在台口看着,台下坐得满满的。我感觉到台下观众的音乐素质特别高,乐章之间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走动,甚至听不到各种杂音。”这样的氛围让扈然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上台前我手心里出了很多汗,一直拿小毛巾擦手汗。但走上舞台的那一刻,我又就特别兴奋。等到开始演奏,一下子就不紧张了。”这是第一次在近千人面前演出,扈然觉得这和考试面对老师,以及在学校演出都不一样。“可能平时考试、比赛,我更注重技术和情绪。但在这场演出中,我更感受到为什么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种氛围下根本不会去考虑技术问题,技术应该在台下就解决了,我想的就是把音乐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舞台上,扈然讲起自己最初学长笛时的故事,“我连着五个星期都没有把笛头吹响。”台下有观众笑了。“当时我在想,我到底是不是搞音乐的这块料。但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想要有收获就要付出更多努力。”他的话让现场响起一片热烈掌声。

韩国良介绍,这次音乐会他挑选的都是去年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这次师生同台,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和练习,就会在比赛上有所收获,也能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看到年龄相近的同龄人演奏,对大多数琴童来说更有激励作用。王春表示,与一场音乐家自己的音乐会不同,师生音乐会上除了演奏具有难度的作品,还会有所有琴童都会接触到的作品。这些作品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这些音乐学院附中学生演奏之间的差距,激发琴童们的潜力。

去年,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范磊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了师生音乐会。这让他回想起自己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纽约林肯中心举行的一场管乐重奏演出。当时,圆号、巴松、单簧管三位名家,各自可以带一名学生参加音乐会,耶鲁大学的单簧管教授雪夫兰(David Shifrin)就选中了范磊。在与雪夫兰共同排练的过程中,雪夫兰的夫人说:“听你们的演奏,好像在听一对双胞胎在演奏。”这句话给了当时的范磊很大的鼓励。“跟老师同台是一种荣誉。师生音乐会的形式很好,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连接,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范磊说。

在范磊师生音乐会上,他专门留出时间回答家长或琴童的提问。但由于家长们想要请教的问题太多,原本计划30分钟的大师课接近一个小时才结束。很多家长甚至冲到舞台前,围着舞台喊出自己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范磊的解答。范磊说,“疫情之前,我每年暑假都会回到我的家乡青岛举办大师班,针对的就是正在学习单簧管的中小学生。疫情之后,无论是琴童还是家长,无论是音乐会还是大师班,大众都有很强的需求,有必要多推广这样的音乐会。”

让剧场恢复活力的一张王牌

2020年剧场停摆之时,中山公园音乐堂将很多从前的演出视频在线播出,并通过录播推出一系列演出,丰富人们居家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后台数据显示,一些名师、名家针对儿童、青少年的普及性音乐会,播放量都很高。于是在年中疫情好转、恢复线下演出后,音乐堂确定以师生音乐会的形式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黄亚蒙是疫情后最先尝试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师生音乐会的演奏家。在她的印象中,中山公园音乐堂是一个国际化的音乐厅,很多国外演奏家和乐团都在这里举办过音乐会。以前她也在这里举行过个人音乐会,但如果是师生音乐会,观众是否会买单,她不确定。“2020年夏天,我先尝试在唐山等地的剧院举行了师生音乐会,售票情况和观众反响都很好,于是就尝试把这种形式带到琴童更多的北京。”2020年8月22日,黄亚蒙师生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黄亚蒙和学生们特意准备了很多贝多芬的作品,在台上她也分享了很多琴童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如怎样欣赏钢琴作品、如何让琴童喜欢上音乐等。

师生音乐会成为让音乐堂恢复活力的一张王牌。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负责人祝晶介绍,“很多音乐家都是音乐学院教授,以前他们一部分精力要放在日常教学上,再挤时间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演出,每年在北京的演出可能只有一场。”疫情后很多教授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北京,间接促成了这一系列名师音乐会的诞生。“增加的公益性质大师课,让演出成为一个更加完整、丰富的体验。师生音乐会的票价最低50元,最高280元,并且不设观众身高限制。只要买了师生音乐会门票的观众,都能在演出开始前提前到场观看大师课。”

韩国良比喻,“欣赏一场音乐会,就好比走进美术馆欣赏一座雕塑作品;而大师课是老师带领学生一点一点雕刻的过程。两者都很重要,两者也并不稀奇,但结合在一起,确实是一个有趣尝试。”疫情之前,韩国良也会定期举行大师班或大师课,但基本上都是面向基层长笛老师或管乐协会中的长笛演奏者,传授教学经验或者演奏经验,没有在北京举行过面对琴童的大师课。这次在北京的师生音乐会,让韩国良感到师生同台、带讲解的音乐会形式,只要音乐氛围好、有热情的琴童群体,无论在哪座城市都能推广开来,“有音乐学院、有音乐厅的城市,都可以复制这种方式。当然它确实对老师有很高要求,要做到既能演又能教。在音乐会前有体力教学,教学后还能快速调整状态演出,这样的名师比较少。”很多老师也很期待,待国内疫情过去或整体趋于稳定后,北京和其他城市都能多举行这种将大师班与音乐会结合的师生音乐会。

据了解,目前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名师、名家师生音乐会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众基础、需求最大的钢琴,另一类是其他乐器,两大类交替举行。“现阶段名师、名家师生音乐会主要邀请了音乐学院的老师,尤其挑选了有附小、附中教学经验的老师。未来也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琴童开展更多的师生音乐会,邀请北京其他高校中的老师和非北京地区院校的老师到音乐堂举行师生音乐会。剧院是连结艺术家与观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我们希望建立起更有效的沟通,更好地为音乐家和观众服务。”祝晶说。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