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由洛桑赛想到中国芭蕾教育的一二点-舞蹈基本知识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6 15:22:56

文、摄影:徐珺

 为期一周的第四十二届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终于落下帷幕,每年迎来送往,来到这里圆梦的舞者已经数以千计,这些年轻人在Baulieu剧院留下了欢笑、汗水、泪水以及努力的舞步。虽然这是一个比赛,但真正的意义并非较量,在这一周里,所有的交流和学习都是有价值的经历,也正是在这种直观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芭蕾教育中的闪光点以及不可回避的问题。 从历届获奖选手的表现看,中国芭蕾舞在基本功的教育上,是扎实而规范的,这也正是中国选手屡次获奖的原因。另一方面,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通过洛桑比赛获得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内高等舞蹈教育以及舞团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即便有着出色的成绩,比赛过程中的许多细节,也在为中国的芭蕾教育敲响警钟。                         

对于选手来说,洛桑赛的第一个挑战来自于倾斜的舞台,这样的舞台让动作的重心、发力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对于任何一个有着多年舞蹈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面对斜台的调整并不是困难的技术问题,而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心理调节。选手们过于在意比赛的结果,在表现上趋向保守,这种保守不仅仅使表现力大打折扣,甚至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除了重大失误外,细微的瑕疵并不会太多影响比赛成绩,更不要说让舞团放弃好演员。但是,平庸的表演却永远不会被评委和观众记住。这种理念的引导并不只针对比赛,而应当贯穿教育始终。 一个放松的心态,会让选手展现出进一步的可能。最终获得奖项的选手,往往是在一周内,进步最大的,也是最能适应全新的舞台以及舞蹈风格的。这恰恰是舞团最为看重的一点,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是一个学习舞蹈的学生迈入职业生涯必经的考验。一些在课堂中表现出色的选手意外地在决赛中频频失误,越是期待完美,越是难以发挥自如,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舞蹈最终要呈现在舞台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舞台上展示内在情感的能力,对于演员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条件。

 在大量国际比赛中,不难发现,中国选手往往身体条件非常出色,他们四肢纤长,比例出众,这是我国舞蹈专业在学生选拔环节就层层把关的结果。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条件崇拜”,在芭蕾舞领域格外明显。完美的线条自然是上天赐予舞者最佳的礼物,“唯条件是从”却并不可取,这种论调造成的可怕后果除了拒绝了许多有舞蹈天赋、有舞蹈热情的孩子外,还让这种过度关注、压迫式的期待扼杀了孩子对舞蹈应有的热情。天赋成为压力,而内心的动力和激情却在不断消退,直到有一天,开始厌倦这个行业。同时,这种声音的日趋强大让舞蹈变得曲高和寡,在受众层面,极其缺少亲和力,将舞蹈行业从社会中孤立出来,一个缺少跨行业互动和公众对话的行业,很难有广阔的未来。 许多中国学生参赛后不愿选择学校,而是希望直接进团工作,一方面有经济因素的考量,另一方面,他们太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但事实上,没有被舞团直接接收,而是被学校看中,正说明他们还需要时间来充实自己,舞团也需要时间来确认选手的潜力能否真正发挥出来。确实也有很多例子,证明舞团当时的选择是不明智的。

肯吃苦是难得的美德,学舞要学会吃苦,但将舞蹈学习与吃苦耐劳划等号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率。苦不会带来动力,但兴趣可以。许多老师习惯强调芭蕾的辛苦,却不擅长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习惯培养“会跳舞”的人,却不善于挖掘“想跳舞”的人。作为舞者,所有这些必须经历的伤痛,如同一道道通往理想的门槛,跨越它们只是为了离目标更近一些。或许我们的舞蹈教育在强调行业特殊性的同时,更应当先把每个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正常的人看待,所谓育人为先。 无论是“条件说”还是“吃苦说”,其弊端都是因为片面强调芭蕾行业的某一特点,而忽略了全面培养舞蹈人才的基础。一个好舞者的形成需要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优美的身体线条、吃苦耐劳的品质、准确的艺术感悟能力、丰富的生活阅历、对舞蹈的热爱等等。甚至,国际上也出现过体型并不“美”的优秀舞者。芭蕾对人体条件完美性上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芭蕾教育最大的追求不是寻找“完美舞者”,而是通过科学的训练,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最终学会用身体表达更深的人类情感。这依赖教育工作者准确的眼光、因材施教的灵活性以及宽容开放的胸怀。 教师是教育行业中的灵魂,但是,哪怕是在北京舞蹈学院这样的舞蹈艺术最高学府,依然存在师资不稳定的情况。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的目标一直是培养一流的表演人才,于是,当老师成为舞林中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除了一部分退役演员转而投入教育行业外,许多舞蹈老师并没有丰富的表演或者创作经验,当然这在基础教育中,或许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师在自我经历和知识体系上的不完整,会直接导致教学方向的偏差。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需要面对各式各样不同的学生,却需要让每个人都在舞台和职场上体现自己的价值。“给予什么”的同时“保留什么”是教师毕生的课题。但现在的舞蹈教育,投入太多的精力在站在把杆中间的那个学生身上,忽略了大多数人。打造不出来的,就弃之不管,人才的疏导、与之相关的培训、再就业机制几乎空白。没有完整舞蹈生态的建立,没有扎实的基座,所谓的塔尖人才也变得难以发挥效用,颇有些孤掌难鸣的悲凉。于是,紧随其来的就是人才的大量流失,如此恶性循环。 在国内的传统认识中,与舞蹈相关的行业只有演员和老师,否则,只能转行。另一方面,进团却意味着新的矛盾,附中毕业文凭让再就业成为难题,而念完大学再考团无疑错过了最佳机会。针对这种情况,国内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与院团合作,将实习期纳入教学体系,演员可以在工作的同时,获得学历。但这种学制其实缩短了学习年限,同时,学生的选择余地也不大,依然不能解决大部分毕业生的学历问题。但这种尝试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始,终有一天,会摸索出一套适合的教育模式。 

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仅有古典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这个行业对演员的要求,这也是各大国际比赛增设现代舞环节的原因。我国的舞蹈教育过于强调“舞种”间的隔阂,鲜有融会贯通的尝试,这种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代代相传,根深蒂固。这与国际上集各家所长,共同服务于舞蹈艺术的理念背道而驰。这种教育理念的弊端在中国选手参与国际大赛时,对现代舞作品极大的不适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选手反应,大赛备选现代舞作品中运用到的肌肉,自己完全用不上力,因为从来没有练习过。 近年在荧屏上火热的选秀节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让舞蹈在世界范围大热,无论选手的基础训练来自哪个舞种,在节目中,都必须尝试并驾驭不同种类的舞蹈,这个节目在登陆中国后,更名为“舞林争霸”,在国内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与传统舞蹈比赛不同,“专业”和“业余”舞者第一次在同一个赛场上竞技,“民族舞”与“芭蕾舞”第一次在同一个组别较量,这些规则不仅颠覆了舞蹈比赛的传统,更改变了人们对舞蹈的认知,一个更开放、更多元的舞蹈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设想和要求中提到,高考将逐渐实现考试科目减少、文理不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目标。这些趋势同样也将逐步体现在舞蹈教育当中。否则,舞蹈人才将无法进一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新时代的职场要求。除了专业院团,媒体、剧院、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也将招聘的目标锁定在专业艺术院校,希望获得熟悉艺术、精通管理,同时具备国际视野的艺术管理人才,可见,通识教育在舞蹈领域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著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学校,除了基本功、性格舞、戏剧表演、芭蕾史、艺术史、钢琴等专业课程外,还包括生物、化学、运动科学等课程,教学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在俄罗斯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法语是必修课,因为芭蕾术语均来自法语,只有深入学习这门语言,才能准确理解每个术语的真正含义。全面的教育奠定了演员扎实的文化基础,舞蹈说到底,还是人的艺术。

在日本,芭蕾舞产业的规模是非常惊人的,仅日本本国的舞蹈杂志数量就几乎与欧洲持平,来自日本的舞蹈品牌已经渗入到国际芭蕾舞大赛数年,销售网络遍布世界各地。一些舞剧录像甚至仅在日本出版发售。在教育方面,日本公立舞蹈院校的数量并不及中国,但私立舞校的数量却很庞大,这使学习芭蕾在日本变得很容易。而在中国,选手全部出自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辽宁芭蕾舞团附属学校等几个专业院校,如果条件不够出色,根本无法考进。一些日本选手本身就读于普通中学,仅用业余时间在私立学校学习芭蕾。这种看起来不可能的舞蹈教育体系不仅真实发生在许多国家,而且很好地解决了舞蹈演员通识教育的问题。 或许有一天,国内的舞蹈比赛将不再是几所专业院校打擂台,而是像洛桑芭蕾舞比赛一样,成为更多热爱舞蹈的年轻人寻求发展的平台,让活跃的民办教育成为舞蹈教育的有力补充,让专业院校获得更多的优秀生源,共同搭建一个完善的舞蹈生态系统。 一种固有观念的转变或许需要时间,而越是有着深厚传统的地方,对新事物的排异反应就越发强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碰撞已经不可避免。中国舞蹈教育的“病灶”越显著,或许就能越接近病根。在这个行业里,有许多坚持并努力的人们,他们时刻准备着,迎接中国舞蹈行业的新生。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