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浅析《畲家谣》创作之意义、特点和经验-舞蹈基本知识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6 14:39:10

《畲家谣》剧组发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成功创作了四幕畲族舞蹈诗《畲家谣》,于2006年9月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创作金奖等13个奖项,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宣传畲族文化、展示丽水风采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深远的意义

1、弘扬了畲族特色文化。《畲家谣》最显著的特征,是以民族特色为主,辅之以地域特色。舞蹈创作上,在强化畲族“坐蹲步”、“悠荡步”等舞蹈语汇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把瓯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其中,赋予新意;音乐创作上以畲族音乐元素为基调,突出畲族音乐特色,辅之以瓯江流域的民歌、号子,以凸显其地域生态环境特色,丰富和发展了畲族音乐。

2、打造了绿谷文化品牌。《畲家谣》的创作目标是打造绿谷文化精品力作。这个绿谷文化精品将成为继《畲山风》和丽水摄影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成为一个宣传丽水地域特色文化,展示丽水人民精神风貌,服务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品牌。

3、提升了丽水的美誉度。自《畲家谣》剧目上演以来,有20余家媒体、100余篇新闻宣传报导了《畲家谣》。从市级到省级直至到中央电视台、报刊的宣传报道,使《畲家谣》的创作意义超越了其剧目的本身,走出了文艺的范畴,进入了更为宽广的领域。《畲家谣》向全省、全国宣传展示了丽水,宣传展示了畲族,让更多人感知了畲族,认知了丽水。

4、锻炼了文化骨干队伍。《畲家谣》剧组95位演创人员中,除外聘一名总导演、两名主角演员外,其余的都是来自我市群文系统、丽水学院的非专业人员,或为编导,或为作曲,或为舞美、道具、服装设计制作,或为演员。他们的艺术修养在剧目创作中得到了磨练和提高。这些业余演员经过近4个月的“魔鬼式”训练,已经很有几分专业演员的味道,为我市锻炼培养了一批群众文化骨干。

二、鲜明的特点

1、任务的艰巨性。一是《畲家谣》原名《瓯江谣》,以瓯江流域畲汉民俗文化为素材,为了更加符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主题,须对作品进行较大修改;二是准备时间仓促,从进入实质性的创作排练到上报作品录像仅一个多月时间,创演人员须按照五天一幕的进度赶排剧目;三是畲族相对于藏、维、蒙等少数民族而言其知名度甚微,要在同一个艺术标准下抗衡,在高手林立的全国会演中争雄,给《畲家谣》创作加大了压力。

2、作品的民族性。《畲家谣》既凸显了大气、恢宏的艺术风格,又突出了畲族文化独特个性,紧紧围绕民族特色组织剧本、安排结构、谱写音乐、编排舞蹈。做到传承而不失创新,创新而不失根本。既表现其生命传承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又把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珍宝串连起来,以揭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姿。不仅仅停留在畲族风情的展示上,而是让人看到了畲族人的精神和骨风。

3、队伍的群众性。《畲家谣》95位演创人员,有93位非专业人员,在表演艺术比赛中,非专业演员在技艺上肯定不如专业演员精湛娴熟,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他们那种真切的情感,朴实的表演,往往是专业演员所不能比拟的。队伍的群众性不仅为《畲家谣》注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使其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且也为《畲家谣》今后服务基层创造了条件,夯实了基础。

4、条件的艰苦性。7至9月的丽水高温酷暑,为了节省空调费,创演人员基本上都在没有空调的条件下进行强体力消耗的排练。衣服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少演员带伤带病坚持排练,身上的伤疤破了又好、好了又破;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几乎都是“白天粗排晚上抠,一周不够‘双休’凑,排练场里吃盒饭,就地打盹当午休”。艰苦的环境给演员们以极大的锻炼,也在他们的阅历上打下了深刻印记。

三、成功的经验

1、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畲家谣》成功的关键所在。《畲家谣》的创作倾注着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不仅为创演人员创造了大显身手的平台,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创演人员的士气,激发了他们更高的创作热情。

2、服务基层的创作方向是《畲家谣》成功的思想前提。《畲家谣》的创作吸收了《畲山风》的成功经验,立足长远,服务基层。从创作班子的组成到演员队伍的选拔,从剧本的构架到舞段的构思,都围绕丽水实际,面向基层,使《畲家谣》在今后的绿谷文化建设中能发挥更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是《畲家谣》成功的必要条件。《畲家谣》的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仍精益求精,案头创作阶段剧本五易其稿,音乐四易其稿,排练阶段,编舞、音乐、剧本的修改则无以计数。甚至到了会演前的一个小时,还在北京国安剧院修改灯光设计方案。正是剧组人员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才使《畲家谣》不断成熟,不断完美。

4、逆流而上的“拔滩精神”是《畲家谣》成功的基本保障。不仅体现在经费的紧缺,设施的落后,条件的艰苦,更体现在艺术创作上的艰难,艺术评论上的困惑,艺术突破上的风险。甚至曾经几度面临夭折!但是创演人员没有却步,在逆流而上的“拔滩精神”的支撑下,克服了困难,挺过了艰辛。是“拔滩精神”支撑着剧组积极进取,奋力向上,因而呈现了精彩,创造了辉煌。

5、密切配合的协同运作是《畲家谣》成功的重要环节。《畲家谣》的创作演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人员抽调到场所安排,从交通运输到电力保障,从经费落实到后勤服务,从宣传报道到剧目录制都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合协作,市文广出版局和民宗局在整个创演过程中实践着精诚合作,丽水学院、市财政局、丽水日报社、电视台、电力局、公安局、县(市、区)文化部门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环环紧扣,促成了《畲家谣》这一系统工程的巨大成功。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