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试论中国古典舞-舞蹈基本知识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6 14:23:39

  本文想就两个问题发表一点见解:一、戏曲舞蹈怎么发展?二、从哪些范围去整理研究 中国古典舞。实际是一个问题:怎么形成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体系。

 

一、问题 所谓古典舞,我认为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 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商业舞台,是在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 舞蹈形式。这些虽然是古代民间舞蹈的加工、发展,但与自娱性有节令、地域和物质条 件限制的民间舞蹈有所不同,具有吸收、融汇不同民族、地区以及域外舞蹈的优越条件 ,并且是在贵族文化、宗教意识或者是在广泛的--不限于一个地区的欣赏趣味影响下发 展、提高,形式比较完整、严密,表演、技巧也高于民间的水平和成就,对历史上的舞 蹈文化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戏曲舞蹈是城市经济发达起来,表演艺术商品化,由职业艺人发展、创造的古典戏剧中 的一部分古典舞。      这一部分古典舞我们比较熟悉,三十年来学习、整理、研究、发展, 做了不少工作,也有卓著的成绩:开设了戏曲舞蹈训练课目,创作了《宝莲灯》、《盗 仙草》、《小刀会》等一些戏曲舞蹈形式的古典舞剧。中国古典舞蹈的继承和发展,主 要是从戏曲舞蹈开展起来的。不过通过实践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区别于戏曲?人物造型 、表演方法、舞蹈语言的结构形式、打斗技术的运用等,如果和戏曲一样或者差不多, 只是去掉唱、念,似乎没有单搞一套"哑吧"戏曲的必要;如果区别于戏曲就必然要发展 、变化,可怎么发展,变成什么样子颇有些为难,不象戏曲又顾虑是否离开了传统?特 别是近几年来,尽管大家在说法上认为"戏曲舞蹈是宝贵的遗产,要研究、要继承",可 是一到"发展",从实践上看,不与芭蕾结合,已不大相信还能有什么出路。有一种意见 认为:学习戏曲舞蹈就是继承、发展它的规律,动作、姿态好象就没有多大用场了。学 规律当然不错,掌握到规律才能得其精髓,然而规律也还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动作、姿态 ,也就是一定的形式加以体现,为了区别戏曲,只抽出它的规律和方法又以什么形式去 体现呢?还有一种见解:认为按"纵横线"那样学习戏曲舞蹈学不到"真东西",应该唱、 念一起成段学戏.  

当然,这样学习是无可非议的,不过问题是在学到能似戏曲演员又怎 样?是否就能解决戏曲舞蹈怎么发展、怎么变的问题?戏曲舞蹈要发展、要变,大概没 有异议,但怎么变,向哪儿变是一个问题。 近几年《丝路花雨》、《敦煌彩塑》、《伎乐天》相继问世,并基本上被承认,这是戏 曲舞蹈之外又一种中国古典舞。这就又提出来一个问题:戏曲舞蹈和敦煌舞蹈同是古典 舞,如果把戏曲舞蹈与敦煌舞蹈连接、揉合起来,是统一到戏曲舞蹈之中?还是统一于 臀璧福烤鼓囊恢指哂写硇裕炕褂忻挥衅渌男问胶 风格?也许会有这样一种 说法:"戏曲就是戏曲,敦煌就是敦煌,各自发展好了何必提什么连接揉合?"让历史上 不同时代的古典舞蹈各自成章分别发展,明、清是一种,隋、唐是一种,或者将来还有 隋唐以远各时期的古典舞当然更好,不过眼前的问题是戏曲舞蹈已有些进退维谷,究竟 怎样才能既不洋化,又不脱离传统,形成一套足以体现中国舞蹈的历史成就和其审美传 统的艺术体系呢?我觉得这是问题的症结,需要提到日程上来议论。

 

 

二、唐、宋宫廷乐舞的衰落 宋、元以前我国表演艺术的主流是歌舞,之后为戏曲取代。多年来有一种模糊见解,认 为戏曲兴起之后歌舞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已被戏曲综合、吸收。并大致有两种意见:把 戏曲舞蹈继承下来便掌握了中国古典舞蹈的一派意见;否定戏曲舞蹈,认为中国谈不到 还有古典舞蹈的一派意见,都是立足于这样一种见解。 实际上,戏曲兴起之后,民间舞蹈并没有衰落,衰落的,主要是宫廷乐舞。我国的宫廷 乐舞在唐代曾经辉煌一时,元、明以后销声匿迹了,是不是因被戏曲吸收所以不再独立 传世呢?

 

 

这关系到我们怎样估计戏曲舞蹈,所以有必要弄清楚宫廷乐舞衰落的原因。 宫廷乐舞的衰落有很多因素:唐代有安史之乱和唐末的藩镇割据,接着又是政权似走马 灯样更迭变换的五代十国。宋统一了中原,未几又陷入宋辽之争和宋金南北分治的局面 。几百年间兵燹战祸不绝于时,社会动荡不安,对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宫廷 乐舞依附于宫廷、贵族,皇家一旦无力经营专门的乐舞机构(南宋正式取消教坊),乐 舞伎人便失去了乐舞专业的从业保证,自然也就失去了保存发展乐舞技艺的条件,是宫 廷乐舞因此而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是都因为战乱。

 

  譬如已经僵化的雅舞,大体 上还是代代相传,就连入主中原的金、元,满清贵族也未偏废,民初袁世凯当那个短命 皇帝,还搜罗到"雅舞"在北京天坛"敬顺昊天"表演过一番。祭孔的六佾之舞,五十年代 舞研会也从山东"孔府"学回,足见雅舞之长寿,并未因兵燹战祸而灭绝,纵令已非"古制 ",总也还有些形迹可寻。因为雅乐雅舞是华夏礼教的象征,刑政礼乐是历代统治阶级都 在尊奉、师法的治世规范,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地位,所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能以 传世。

 

 

戏曲综合诗歌、演唱、美术、音乐、杂技、舞蹈,成为更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形式,特别 是针砭人情、世态,指陈历史兴亡、是非功罪的艺术功能,符合宋元以来民族矛盾、阶 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社会发展形势,能满足社会的心理和要求,也是表演艺术发展的必然 趋势,自然会更有生命力,必不可免的会形成对各种技艺的冲击。然而戏曲的出现并不 意味着被综合的各种技艺便由此绝了生机,今日的说书讲史、曲艺杂唱、魔术杂技、民 间歌舞……,大多能够追朔到中古甚至两汉先秦,何以《霓裳》、《绿腰》、《拓枝》 、《凉州》乃至《白紵》、《前溪》竟无一个能略具形影传到近世呢?

 

  古代没有科学的 记舞方法也可以算做一种原因,可是印度古典舞蹈至少也有两千年的历史;日本在宫廷 、寺庙仍然保存着《兰陵王》、《春莺啭》、《苏莫遮》等由我国唐、宋传入的舞蹈; 云南挖掘到青铜时代的彝族《铜鼓舞》,这些,也并非都有科学的记录方法。我觉得宫 廷乐舞的衰落,除上述的一些原因,主要在于宫廷乐舞的性质和其所处的社会地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晚宴芭蕾》,对芭蕾的发展,无疑起了奠基作用,当时是达官 贵族社交、娱乐、宴集游艺的一种方式。法国王后卡瑟琳·德·麦迪奇是《晚宴芭蕾》 的组织者、推动者,在盛大的宫廷舞会中还常常亲自出场表演;英王亨利八世以及王后 伊丽莎白一世也是跳舞的舞迷;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是因他在《夜晚》一剧中饰演 "太阳"而得名。 蕾未登商业舞台之前,主要由君主、王后、廷臣、贵胄表演,是贵族 社会的自娱活动,是贵族社会文化素养、仪节风度的自我表现。芭蕾之能够发展完善成 为欧美舞蹈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主要在于它有贵族文化的尊贵地位。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