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艺考界资讯

小学音乐声乐教学方法创新探讨论文

来源: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30 06:30:45

小学音乐声乐教学方法创新探讨论文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方法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方法的研究中,气息是歌唱的关键所在。有了气息的支持,才可能有共鸣腔的形成;有了共鸣腔才有可能杜绝喊唱并保持高位置的演唱状态。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养成正确歌唱习惯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教学方法;气息;共鸣

  小学音乐课堂的声乐教学方法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接受能力的局限性,而声乐教学的抽象特征,又为小学生学习声乐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这就为小学声乐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学生的声音条件各不相同,声乐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抓课堂练气息,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和成人声乐训练的'不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其发声器官一直处于生长阶段。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有六年的时间,这六年时光,不同于“贝尔康多”学派用六年时间训练一个高音的教学模式。“‘贝尔康多’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其唱法的主要特征是声音轻松自由、音域发展宽广,有共鸣且表情细腻。”“贝尔康多”学派的形成和演变有众多音乐大师的造就,我们的音乐课堂可以借鉴“贝尔康多”学派的音色特点,即音色美妙、清纯,发声自然、音量洪亮,有适当的共鸣。小学阶段的童声发声多侧重于口、咽、鼻腔和头腔,其歌唱习惯养成从课堂的气息训练入手。小学生的声乐训练不同于成人,他们理解不了抽象的声乐感觉训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用“含口清水来歌唱”的方式训练学生气息。具体做法是:请学生口里含上半口清水,清水含在嘴里保持一定的状态,轻轻抿嘴哼唱发声练习曲或者儿歌。在哼唱过程中,口中的水要保持在口腔里不咽下去、不流出来,就必须做到气息支持声音、气息控制声音轻声哼唱。这时候口腔里因为有水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哼唱时气息就会不自觉地走向头腔的上颚部位,上颚拱起形成共鸣腔,声音在共鸣腔里变得婉转动听,上颚拱起还让头腔被动打开,发挥了头腔共鸣的作用。这时候虽然是气息训练,间接地也进行了口腔共鸣、头腔共鸣的训练。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美妙、清纯的音色,进而做到了发声自然。再有“含口清水来歌唱”的训练方式是抿嘴歌唱,这就保持了轻声歌唱的训练。轻声训练可达到头腔共鸣、发声轻松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平时要求的自然歌唱状态。“含口清水来歌唱”的训练方式,不但练气息、练共鸣,还为自然、科学歌唱提供了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含口清水来歌唱”的训练方式最好选用抒情的连音谱例来练习,尽量避免发声练习曲中出现休止符,因为休止符的表现不利于学生保持训练状态,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小学集中授课的声乐课堂上,教师还要强调正确的演唱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体现在声音上。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腰立起来、脖子竖起来。姿势正确了,歌唱状态就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声音就会集中。

  二、唱高音练共鸣,夯实歌唱状态

  歌唱状态的保持是一个长期训练坚持的过程,小学生的声乐技巧训练中,高音的演唱方法和共鸣腔的保持,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训练过程。呼吸自然是唱歌时的必备条件。音色美妙、清纯、圆润也是一种发声技巧。我们不必把童声声乐训练看得那样神秘,其实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自然歌唱就能保持音色美妙、清纯、圆润。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周围大人们错误的发声歌唱习惯往往成了小学生不自觉模仿的对象,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声乐训练中需要注意克服不正确的发声习惯,经常练习共鸣腔的运用,利用共鸣腔唱高音,进而夯实正确的歌唱状态。夯实高音的演唱方法也是杜绝小学生“喊唱”的关键所在。气息冲击声带时,声音在声带里时是微弱的,清亮、圆润的音色是共鸣腔的作用。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等都是共鸣区,气息冲击声带的声音在这些共鸣区回旋,如果得法就能形成共鸣腔。共鸣得法会使声音音色圆润,音量加倍发展。小学声乐共鸣训练的注意力在头腔上,使气息有直冲口腔上颚部位的感觉。共鸣的训练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气息的支持点在横膈膜上。这样那口成为媒介的“水”,就为练气息、练共鸣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高位置低声唱,杜绝喊唱保护嗓子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还应该强调学生保护嗓子。小学生大多有直着嗓子说话的习惯,这种说话习惯往往又会在歌唱中不自觉的出现,这就是小学生喊唱现象出现的根本所在。小学生声乐训练的关键就是歌唱习惯的培养,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歌唱习惯。在小学声乐课堂上,我们不必考虑声乐流派和声乐分类的情况,不管学生采用哪一种唱法,只要是用自然的发声、流畅的气息、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都可以被称为“自然歌唱”。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们的发声习惯在无意中模仿了环境里成人的发声方法。那种发声方法的错误又引发了大声歌唱的习惯。大声歌唱最容易演变成喊唱现象。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嗓音的挤、卡现象,从而使喊唱现象更加严重。要从根本上杜绝“喊唱”现象,就要强调学生养成歌唱时“高位置低声唱”的习惯。在小学生声乐教学中,气息训练、共鸣训练、高位置低声唱训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强调学生高位置演唱,就是强调声音经过共鸣区时要有气息的支持,声带的放松。在高位置轻声唱的训练中,笔者主要借助发生练习曲夯实歌唱位置。

【小学音乐声乐教学方法创新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2.声乐有效教学方法论文

3.少儿声乐教学方法

4.少儿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

5.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

6.儿童声乐教学方法

7.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8.大学声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论文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